top of page

界面劇場 | Interface Theater

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 | Keelung Train station demolition plan

設計者:楊睿霈 | Yang,ruei-pei         指導老師:蔡大仁 | Da-Ren Cai

界代基隆- 楊睿霈
界代基隆 | Non-places_Status of architecture's absence - 楊睿霈 | Reiping Yang
界代基隆 | Non-places_Status of architecture's absence - 楊睿霈 | Reiping Yang
界代基隆 | Non-places_Status of architecture's absence - 楊睿霈 | Reiping Yang

建築包含了只能用身體直接體驗的感知空間,以及透過間接理解和記憶才“可經驗”的空間。也就是說,如果把空間視為一個“感知的基地”,就不難理解人們其實會依著記憶與習慣去建構這個環境。



因為基隆火車新站的新建與開通,讓舊基隆火車站功能被掏空,淪為通往新車站(南館)的出入口,每天人們經過, 原本舊車站擁有的記憶逐漸喪失,這讓消失的舊基隆門面,像是一道界面卻是一個空體。

這個舊站體為新車站之”口”,因通往新車站有5米高程差,必須連接起斷開的界面,因此這個設計利用”樓梯”貫穿舊站體的空間(功能),重新思考進入與離開基隆的方式。

樓梯”的形狀,同時具有連接垂直空間、與察覺自身與他人動作上的戲劇關係,這個設計以結構獨立於舊站體的懸浮樓梯為媒介,將樓梯拉長使其成為穿越舊站體的唯一空間,每一階最少為1m深度的與寬度為8~9米的樓梯形成特殊的步行速度與經驗。同時漂浮以結構讓空間流動的界面一直動態變化(上方經過的人們以及下方穿越的人們彼此覺察),讓這座樓梯在通往新舊之間,形成有如劇場般的記憶與經驗。在穿越過程中,人們的走、停留、等待、與延伸都在這裡發生,在最後,車站的站體拆除後,能留存的記憶,便是這樓梯/劇場與過程。 

bottom of page